现在家里电脑、手机、平板等越来越多,数据统一存储在NAS中集中存储和管理,可以带来很多方便。电脑可以直接映射,使用体验和本地硬盘一致。手机中的照片和视频可以自动同步到NAS中。也可以避免存储在公共云上的安全问题。做了raid0,数据安全也有保障,丢过照片的都知道那些有多珍贵。。。另外用NAS挂机下载也比挂电脑省电。资源可以通过DLNA、SMB等方式共享给电视、电脑、手机、平板、投影及各种电视盒等设备播放,而且NAS也可以对电视等不支持的格式进行解码。整个家里用一个NAS就可以搞定,HTPC也可以省了。另外还有个功能就是可以远程开关机实现远程访问,在外出差旅游休假也可以想用就用。以上功能拿移动硬盘接在路由上也可以实现,但性能和稳定性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家用NAS之方便,谁用谁知道,极力推荐! 继续阅读“极力推荐之“家用NAS之方便谁用谁知道””
音乐欣赏
深圳一日游
开心一刻
期望中国象棋的“深蓝”
注:这篇文章是在网上浏览电脑象棋相关文章时偶然找到的,当时感觉这个网友简直就是写出了自己的心声,后来特意在网上搜索了一番,可惜未能找到他的联系方式,无缘当面请教交流,甚憾。以下是原文:
继续阅读“期望中国象棋的“深蓝””
少儿集体舞
照片音视频示例

小苹果演示教学
我有酒,来下棋吗?
有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继续阅读“我有酒,来下棋吗?”
世间比“得不到”和“已失去”更珍贵的东西是“将失去”
我们之前说过行为金融学中的“损失厌恶”理论,即一定量的损失给人们带来的效用降低要多过相同的收益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增加。现在我们进一步来看一个很有意思“禀赋效应”,它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这导致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出于对损失的畏惧,人们在出卖商品时往往索要过高的价格。
卡尼曼等(Kahneman,1990)曾经设计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通过买卖价格来解释“禀赋效应”。他们让第一组(卖方)被试者每人先得到一个咖啡杯子,然后回答他们愿意出售所得杯子的最低价格;第二组(买方)事先没有杯子,要回答愿意出多少钱买这个杯子;第三组(选择者)可以选择是接受一个杯子还是一笔钱(他们的选择表明那笔钱和得到的杯子一样吸引人)。我们会觉得他们给出的价格应该是没有多大区别的,但结果却是:卖方$7.12,选择者$3.12,买方$2.87。卖方给杯子的定价大概是选择者和买方定价的两倍(这一2:1的比例曾被很多实验反复验证),也就是说,人们认为同一个东西的价值并不相等,即放弃的痛苦要比得到同样东西得到的快乐更强烈,这卖方的出价是非理性的。(关于禀赋效应的更多内容请大家百度吧)
继续阅读“世间比“得不到”和“已失去”更珍贵的东西是“将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