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泳学习中的体能训练

蝶泳者的体能训练需要综合发展力量、爆发力、柔韧性、核心稳定性和心肺耐力。蝶泳对身体要求极高,需要全身的协调爆发力,特别是核心、背部、肩部和髋屈肌群。

以下是为蝶泳者设计的体能训练方案,分为陆上训练水上专项训练两部分:

一、 陆上训练

  1. 核心力量与稳定性 (重中之重!蝶泳波浪动作的发动机)
    • 动态核心:
      • 健腹轮: 经典动作,强烈刺激整个核心肌群(腹直肌、腹横肌、竖脊肌)。
      • 悬垂举腿/仰卧举腿: 重点锻炼下腹部和髋屈肌,对打腿发力至关重要。
      • 药球俄罗斯转体: 增强抗旋转能力和核心旋转力量(对划水有帮助)。
      • 药球过头砸地/对墙砸球: 发展核心爆发力,模拟蝶泳躯干发力节奏。
    • 静态核心/稳定性:
      • 平板支撑及其变式: 标准平板、侧平板、单臂平板、抬腿平板。提高核心稳定性和耐力。
      • 超人式/背起: 强化下背部竖脊肌,维持身体在水中的流线型和波浪动作。
      • 鸟狗式: 极好的核心稳定性与协调性训练。
  2. 上肢力量与爆发力 (划水动力来源)
    • 背部力量 (背阔肌、斜方肌、菱形肌 – 蝶泳划水主力):
      • 引体向上: 最佳动作,全面发展背部力量和耐力。可尝试宽握、窄握、反握。
      • 高位下拉: 模拟划水动作,重点发展背阔肌。
      • 杠铃/哑铃划船: 强化整个背部厚度和中背部肌肉。
      • 直臂下压: 孤立刺激背阔肌,模拟推水结束阶段。
    • 肩部与胸部力量:
      • 杠铃/哑铃卧推: 发展胸肌和肱三头肌力量,有助于空中移臂前的支撑和出水。
      • 杠铃/哑铃肩推: 强化三角肌,特别是前束和中束,对移臂和入水有帮助。
      • 面拉: 极其重要! 强化肩袖肌群、菱形肌和上背部,改善肩部健康和姿势,预防肩伤。
    • 爆发力:
      • 药球胸前传球/过头投掷: 发展上肢和核心的协同爆发力。
      • 爆发式俯卧撑: 如击掌俯卧撑,提升胸部、肩部和三头肌的快速发力能力。
      • 爆发式推举: 使用较轻重量,快速完成肩推动作。
  3. 下肢力量与爆发力 (打腿动力来源)
    • 臀腿力量:
      • 深蹲: 杠铃深蹲、哑铃深蹲、高脚杯深蹲。发展下肢整体力量和爆发力基础。
      • 硬拉: 传统硬拉或罗马尼亚硬拉。强化臀部、腘绳肌和下背部,对打腿和维持身体位置很重要。
      • 弓步蹲: 哑铃弓步、行走弓步、保加利亚分腿蹲。发展单腿力量、平衡和稳定性。
      • 臀桥/臀冲: 重点激活和强化臀部肌群,是海豚腿发力的关键。
    • 爆发力:
      • 跳箱: 发展垂直方向的爆发力,模拟出发和转身蹬壁。
      • 立定跳远/跳远: 发展水平方向的爆发力。
      • 深蹲跳/弓步跳: 结合力量和速度的爆发力训练。
  4. 柔韧性与活动度 (流畅波浪动作的保障)
    • 肩部:
      • 肩部环绕: 前后方向。
      • 毛巾肩部拉伸: 双手在体后握住毛巾上下拉伸。
      • 门框胸肌拉伸: 改善圆肩,增加肩部活动范围。
      • 弹力带肩关节环绕: 增加肩关节活动度。
    • 胸椎:
      • 猫驼式: 跪姿脊柱屈伸。
      • 胸椎旋转: 跪姿或坐姿,固定骨盆进行旋转。
      • 泡沫轴胸椎放松: 仰卧在泡沫轴上,上下滚动放松胸椎。
    • 髋部与下背部:
      • 髋部环绕: 站姿或跪姿。
      • 鸽子式: 拉伸臀肌。
      • 蝴蝶式: 拉伸大腿内侧。
      • 弓步转体: 结合髋屈肌拉伸和胸椎旋转。
      • 仰卧抱膝/脊柱扭转: 放松下背部。
    • 踝关节:
      • 踝泵: 勾脚尖、绷脚尖。
      • 跪坐压脚背: 增加足背屈角度(对打腿很重要)。
    • 每天进行动态拉伸,训练后进行静态拉伸。

二、 水上专项训练

体能训练最终要服务于游泳表现。水上训练是体能转化和提升技术的关键。

  1. 分解练习 (专注于特定环节的体能和技术):
    • 蝶泳腿专项:
      • 扶板蝶泳腿: 基础训练,注意用核心和臀部发力,带动大腿、小腿和脚鞭状打水。可进行短距离冲刺(25米)和长距离耐力(100米+)练习。
      • 垂直蝶泳腿: 在深水区垂直身体,仅靠打腿维持头部出水,对核心和打腿力量要求极高,是很好的爆发力和耐力训练。
      • 侧身蝶泳腿/仰卧蝶泳腿: 变换身体位置,感受不同角度下打腿的发力。
      • 水下蝶泳腿: 出发和转身后的水下长划臂阶段,是蝶泳快的关键环节。练习15米水下蝶泳腿(遵守比赛规则)。
    • 单臂蝶泳/分解配合:
      • 左/右单臂蝶泳: 专注于单侧划水和呼吸配合,同时保持身体波浪节奏。另一臂可放在体侧或前伸。
      • 2+2+2: 两次左单臂蝶 + 两次右单臂蝶 + 两次完整配合蝶泳。帮助衔接分解到配合。
      • 划水掌训练: 谨慎使用! 在技术稳固后,可偶尔使用小号划水掌增加划水负荷,强化力量。但需密切注意肩部感觉,避免受伤。重点感受高肘抱水和对水的压力。
  2. 配合游与能量系统训练:
    • 短冲训练: 主攻速度和无氧能力。
      • 高强度25米、50米冲刺,充分休息(如1:30-2:00+)。目标是最大速度。
      • 高强度间歇:如8×50米蝶泳,全力游,休息时间相对较短(如1:00-1:15)。
    • 耐乳酸能力训练: 提高身体耐受乳酸和维持较高速度的能力。
      • 高强度75米、100米重复游,休息时间中等(如1:30-2:30)。如4×100米蝶泳,目标时间接近比赛速度。
      • 递减组:如3×100米蝶泳,每个100米时间递减。
    • 有氧能力与速度耐力训练: 基础耐力,对200米蝶泳尤其重要。
      • 较长距离的重复游:如5×200米混合泳(蝶泳段落用力游)/ 8×100米混合泳(蝶泳段落用力游)。
      • 技术性长游:如400米、800米混合泳,专注于蝶泳段落的技术和经济性。
      • 低强度间歇:如20×50米蝶泳,中等强度,短休息(如0:15-0:20),保持节奏和技术。

训练建议与注意事项:

  1. 技术与体能并重: 再强的体能,没有高效的蝶泳技术(如正确的身体波浪、高肘抱水、协调的呼吸和打腿配合)也无法游得快。始终将技术细节融入体能训练中。
  2. 循序渐进: 逐渐增加训练强度、量和难度。避免突然大幅增加负荷导致受伤。
  3. 个体化: 根据自身水平、弱项和目标(50米/100米/200米蝶泳)调整训练计划。100/200米选手需更注重有氧耐力和耐乳酸能力。
  4. 恢复: 体能训练(尤其是高强度力量)后要给肌肉足够恢复时间(48-72小时)。保证充足睡眠、营养和水分。积极恢复(如拉伸、泡沫轴放松、游泳放松游)非常重要。
  5. 热身与放松: 每次训练前充分热身(动态拉伸、低强度有氧、专项激活),训练后彻底放松(静态拉伸、泡沫轴)。
  6. 倾听身体: 肩部是蝶泳者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注意肩部感觉,一旦有疼痛立即停止相关动作并咨询专业人士。强化肩袖肌群(面拉、外旋练习)是预防的关键。
  7. 周期化: 将训练划分为不同周期(准备期、基础期、强度期、赛前减量期、比赛期、恢复期),每个时期有不同的体能训练侧重点。
  8. 结合专项: 陆上力量训练的动作选择要尽量模拟蝶泳的发力模式和肌肉链(如引体向上、直臂下压、爆发力药球训练)。
  9. 核心贯穿始终: 无论是陆上还是水中,时刻保持核心收紧参与发力,这是蝶泳的灵魂。

总结:

蝶泳者的体能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你需要:

  • 在陆上打造强大的核心引擎爆发力(背部、肩部、臀部、腿部)。
  • 通过柔韧性训练确保动作幅度流畅。
  • 在水上通过大量的分解练习将陆上力量转化为水中推进力,并精进技术。
  • 通过不同强度的配合游(短冲、耐乳酸、有氧耐力)全面提升专项体能。
  • 始终将技术优化放在核心位置。
  • 重视恢复伤病预防(特别是肩部)。

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你的蝶泳表现必将迎来质的飞跃!每一次核心的绷紧、每一次背阔肌的发力,都是在水中破浪前行的力量积蓄。坚持下去,你会感受到身体与水的完美共鸣。

作者: cavalier

能源行业从业者,业余爱好象棋、C++还有二胡、乒乓也很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