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把二胡的音拉准

由于二胡没有指板,弦的张力较大,且换把时手型与指距存在伸缩变化等因素,二胡的音准非常难,可以说是乐器中最为难掌握的,二胡音准问题的存在,大大增加了二胡学习的难度。那么如何才能把二胡的音拉准呢?1.    内外弦定音要准
可借助手机APP或者运用自然泛音或内外弦的同音来校对。音校准后,左手应弹性地压压琴弦(尤其是刚换的新弦),防止演奏中途再跑弦。
二胡一般采用泛音进行调弦,具体方法是:左手小指按住弦长(指千金与琴马之间的线段)的1/2处,运弓拉响外空弦音后,然后将小指轻浮,这时会得出一种纯净透明、类似竹笛声的外空弦高八度音,它与浑厚圆润的外空弦音形成一种强烈的色彩对比,当弓子在外弦上拉满一弓后,现在弓毛又转为擦内弦,这时小指离弦,用食指轻浮于全弦的1/3处,随着弓子的渐渐推进,此时会发出一种细腻清越,比内空弦高十三度的琴声,其音量略小于外弦1/2处的八度泛音。如果内外弦的五度音是调准了的,这两处的泛音音高应完全相等;如果它们之间的音高还存在着偏差,这说明五度音的准确度还不够。如果不求绝对音高,只要求相对音高的话,我们可以以任意一根弦的泛音音高为“参照音”,然后把另一根弦指定位置的泛音音高调到相等高度为止。
初次练习泛音,内弦1/3处泛音效果很可能不如外弦1/2处理想,这也许是内弦推弓的力度不如拉弓容易控制,可改变方式试试。初次练泛音,会发出烦燥刺耳的“杀鸡杀鸭”声,这可能是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弓毛擦弦用力不匀,二是触弦位置(即泛音点)不对,三是指头触弦是采用的实按。努力从这三个方面去改进,就有可能发出透明清越的泛音来。
除了用泛音来校对二胡的定音外,也可用其它固定音高乐器来帮助二胡定音。像钢琴、口琴、笛子及音笛、音叉等都可以用来定音,但选用这些乐器来定音一定要从二胡这件乐器的发音性能来考虑,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演奏效果。过高则由于琴弦的张力大,使琴皮承受的压强超过了规定限度,振动极不协调,就会导致发音干枯单调,还会大大缩短琴弦琴皮的使用寿命;定得过低由由于琴弦过于松弛,琴皮共振效果差,造成发音晦涩暗淡、同时因琴弦失去必要的张力,使指头触弦时缺乏相应的反作用力,音准也不易控制。
2.    加强各调音阶、换把等基本功练习
练习过程中,通过视觉观察手指的位置和把位指距的变化,使各把位形成相对稳定的手型与指距。通过慢长弓训练音阶矫正音准,通过换把过程中的媒介音(过度音)进行辅 助训练。通过“定把滑指”(即在固定的某一把位,通过滑指按弦替代换把)训练音准。通过看与听,不断地巩固正确的音准和手型,同时校正错误的音准与手型。逐渐从有意识的练习,过渡到无意识的自然演奏。
3、换把音准校正
换把中,特别是在远距离快速换把中的音准遵循的原则是:持琴姿势要正确,换把的思路要清晰,换把动作要规范,换把需有“导指”的引导。换把音准校正常见三种:
空弦校正法
如D调在内弦上换把至内弦的“5”,可用外空弦音“5”进行校对(因空弦音是正确的音)。注:掌握了上图的步骤后,可在实琴上进行练习。
纯八度音校正法
如D调中从第一把换至第三把,可用内弦“2”音进行校对(因为“2”和“.2”音是纯八度音,纯八度音是十分协和的音,耳朵很容易分辨)。
泛音校正法
    利用由琴弦二分之一处产生的泛音进行校对,如D调换把后,食指按的“5”音,可伸展小指去按内弦的泛音“5”进行对比。用小指去按泛音,而不是去按内弦实音“5”的理由是因为按泛音时,即使是小指偏离(位置有偏差),一般泛音仍能清晰而正确地发出。注:由琴弦二分之一处的泛音比空弦音高一个八度,所以上图中小指按的泛音应是正确的“5”音,用它来对比换把后食指按的“5”音是否正确。
4.  保持良好的手型
良好的手型是保证音准的先决条件,要求应该是掌心悬空,各手指之间应有小的间隙并疏松自然,各指关节自然弯曲。虎口持琴杆的高低应根据每个人的生理条件而定。手指过长的演奏者,可采用适当放宽千斤与琴杆间的横距,而手指过短的演奏者则相反,适当的缩短千斤与琴杆间的横距,以避免按指时的直、散而无规范现象。指间的疏松状况以一、四指间保持一个纯四度状态为宜。至于处于中间二、三指,再根据半音出现的位置,去决定靠上或靠下。也就是说,当规范了一、四指的外围距离后,就意味着中间的二、三指以致四个手指的音均在把握之中了。如果在任何把位上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就整个演奏而言,音准也会有较好的把握。
二胡不同把位指型变换,在换把中常要碰到两个基本的问题:一个是换把中纯四度和增四度框架的变换;第二个是四种指型的变换。在同一调性中的这种变换有一定的规律性,练习的目的是要掌握这种规律。练习时要注意:左手手指在移动的过程中就要作好新位置(新把位)的指型状态;在不同把位1-4指间距的增大或缩小以及各指指距的相应调整。如C大调(2 6弦)外弦分别在新把位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把位都是纯四度框架,但在不同把位的纯四度框架中,左手的指型不相同。如果进入第五把位,则食指和小指间将会是增四度框架,指型也应转换成“222”指型。换把中,除了各指的指距不相同外,1至4指间距应逐渐缩小(另有算法)。
5. 运用好保留指。
保留指法是某一音在间隔另外一音之后又出现该音时,把第一次按的音保留不动的一种运指手法。运用好保留指对音准至关重要,它能促使演奏者更好地判断按弦时手指在琴上的位置,对音准的把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预备指法是在前一音的按弦中将后一音的按弦手指伴随触弦。保留指和预备指使指法条理化,使按弦动作简练并从容有序,在习奏音阶、琶音及快速音型时,尤其应当多使用这种指法,因为它减少了对音的重复辨别,使演奏中的音准多一些把握。
6. 注意双手配合。
双手配合对掌握音准具有重要意义。左右两手是个统一体,两者在训练和掌握音准时应互为作用。如果只注重左手训练,偏废右手的弓法训练,忽略双手配合,也会导致音不准。
7. 解决技术问题
二胡的常见技术问题有:快弓、快速换把、换弦、跳把等。在作品中常会出现带有这些技术的片段,演奏者面对这样的技术问题不能准确的控制,从而造成音不准。我们必须谨慎地面对这些问题,特别注意带有这些技术的片段以及演奏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这就要求演奏者要把每一项技术技巧练扎实,在作品中无论遇到多么难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顺利完成。比如,乐曲中的快板部分,一般情况下,演奏者在练习的过程中就要针对这些技术难点进行大量的练习;要深刻把握乐曲的艺术内涵,包括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这些基本的音乐语言要素,要融会贯通到作品中去,使演奏的音乐变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而不是纯粹的演奏一串光秃秃的音符。
8.把握演奏力度
演奏二胡时的力度大小与音准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不同作品的表现内容,恰到好处的掌握按弦力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有时按弦的音位是对的,但听起来却不够稳定,原因就是按指的力度不同所致。除了二胡的特殊技法以外,一般应该是在琴弦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和负荷下,而又不影响音高的变化,并且指肚的触弦应具有一定的渗透力,这种力度是比较合适的。
9. 加强视唱练耳训练
多接触一些固定音高的乐器(如钢琴、手风琴、扬琴等)来配合训练。仔细判断不同音程与指距的关系。及时调整音准,养成良好的听觉习惯。日常对照曲谱听纯音乐,练习前先唱会曲谱,提高辨音能力,提高音的感受力。
10. 自己给自己录音
这个方法很多大师都很推崇。因为很多人在听别人演奏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听出音不准,但是听自己演奏的时候就不容易听出来,有时候边拉的时候就没有注意到自己的音不准。这可能就是人的内听觉跟外听觉,就像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手练,眼看,耳辨,脑想,持之以恒苦练、巧练,音准就没问题,特别对于听觉不太敏锐的演奏者来说,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训练过程,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可以把心思全部放在乐曲情感的表现上去。

如何才能拉好二胡
1、熟练掌握二胡的操作技术
掌握二胡操作的技术和技巧,是打好基本功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除了按正确的方法进行苦练,没有捷径可走。需要的是驾驭二胡的决心和勇气,再加上耐心和毅力。二胡的基本功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掌握了各种弓法、指法的操作技术,还有速度和熟练的提高,技术难度的攻关问题。练习曲就如同各级的练习题,从初级到高级,不可能一蹴而蹴。在掌握了初级、中级的二胡技法之后,就可以按照独奏曲的要求,将有关的操作技巧“组装”起来,进行综合运用了。
a) 右手技术。
右手技术有两个方面:一是运弓,二是弓法。运弓主要解决二胡嗓子的发音是不是圆润、饱满、清晰、明亮。弓法主要解决运弓的快慢、强弱、换弦的控制,以及顿弓、连顿弓、跳弓、抛弓、颤弓、抖弓、换弦等技法的运用。
b) 左手技术。
主要训练四个手指按弦的灵活、快捷、富有弹性。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掌握音准,学会揉弦、换把、颤指及各种滑音。对每一种指法都要反复练习,直到娴熟。
c) 两手配合技术。
两手配合的技术是在弓法、指法的训练中结合进行,也要练习一些专门为两手配合写的练习曲。要把手指按弦离弦与换弓、换弦的两个时间点对齐。这一点在换把、换弦和拉快弓时尤为重要。另外,在一些特殊奏法的技巧中,也要求两手的默契配合。

2、 不断提高二胡演奏的层次
掌握了二胡的操作技术,就可以逐步地驾驭二胡进行演奏了。驾驭二胡演奏的能力和水平,可以从二胡演奏的几个层次上体现出来。
第一层――入门
这是习练二胡的初级阶段。通过对二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能初步掌握二胡演奏的基本弓法、指法、换弦、换把、揉弦等技巧,能初步把握音准和节奏,可以流畅地演奏二胡考级第四级的练习曲和独奏曲目。算是具备了二胡演奏的基本功力。笔者认为,在初级的演奏曲目中,《良宵》和《赛马》是最理想、最全面的“组装”各种操作技巧的独奏曲。把这两个曲子中的每一个小节,都能按照技术要求完美的表现出来,初级的标准就算真正达到了。
第二层――入味
在上一层的基础上,加强中、高级的技巧训练,能熟练掌握顿弓、抛弓、快弓、跳弓等难度较大的弓法,以及常用的特殊弓法;能熟练运用滚揉、压揉、抠揉、滑揉 等揉弦技法;并且对一些地方特点的表现技法运用自如;能够把握音准,控制节奏;能奏出音质纯净、音色饱满圆润的乐音,听起来很有二胡的韵味。这就具有了二胡的表现力
第三层――入情
在有了扎实的基本功之后,还要提高艺术素质和修养,理解二胡曲目的内涵,进入到感情的层次。如果光有技巧,十级的曲子,从头到尾能准确无误的拉下来,但不会表达曲子的情感。就好像白开水,索然无味,还有炫耀技巧之嫌。只有进一步了解曲作的环境、背景,曲作者的意图,能够准确的表达出曲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这样就具有了感染力。只有自己首先被乐曲的情感所打动,才能通过演奏流露出的感情,去感动听众。这就是专业演奏级的层次。
第四层――入境
这是二胡演奏的最高层次。不但要了解曲目所要表达的情感,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对乐曲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进入乐曲的境界。运用自己的艺术修养、知识层面、阅历、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融入自己的感悟,对乐曲进行第二次创作。达到人琴合一、情自心发、忘我无我的境界,使演奏具有震撼力,去打动观众的心,把观众也带入到乐曲的境界中去。如果没有娴熟的技法、炉火纯青的技艺、深厚的艺术造诣,神似的功力,是达不到这一层次的。这就是大师级的层次。达到这个层次,就可以说具有了超凡的驾驭二胡的能力,其二胡技艺已是出神入化,随心所欲了。

作者: cavalier

能源行业从业者,业余爱好象棋、C++还有二胡、乒乓也很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